全屏 迭部县街道地图 迭部县乡镇地图 试试看!
456地图甘肃省地图甘南迭部县地图[切换城市]-→ 三维地图 网站简介:提供城市三维/卫星/电子地图、区县/街道/乡镇地图、城市概况及旅游简介。
甘南地图 辖区: 【迭部地图 | 合作地图 | 临潭地图 | 碌曲地图 | 玛曲地图 | 夏河地图 | 舟曲地图 | 卓尼地图】 其他: 【查车架号】 【二手车查询】 【出险记录查询

使用说明:点击“全屏”可放大地图窗口;双击地图可以放大地图;按住鼠标左键可以拖动地图显示范围;地图左上角“+”可放大“-”可缩小;“上下左右箭头”相当于按住鼠标左键拖动;点击“三维图/二维图/卫星图”可以切换到当前城市的三维地图、二维电子地图或者卫星地图。




迭部县地图

城市概况及旅游简介

迭部县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南部甘川交界处,白龙江上游的高山峡谷地带。迭部东邻舟曲县、宕昌县,北接卓尼县、岷县,西南与四川省若尔盖县、九寨沟接壤。东经102.55-104.04度,北纬33.39-34.20度。西秦岭、岷山、迭山贯穿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在1600米至4920米之间。

中文名称: 迭部县
行政区类别: 青藏
所属地区: 甘南藏族自治州
地理位置: 甘南藏族自治州南部甘川交界处
面积: 5108.3km2

目录

基本概况
行政区划
自然资源
经济概况
民间习俗
  1. 服饰
  2. 饮食
  3. 婚嫁
  4. 离婚
  5. 丧葬
  6. 礼节
  7. 主要节日
  8. 民间音乐
  9. 民间文学
  10. 民间工艺
节庆活动
特色饮食
地方特产
  1. 迭山羊羔肉
  2. 迭山烤羊蹄
  3. 蕨菜
人文景观

基本概况

  
迭部县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迭部县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总土地面积为5108.3km2,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东西长110公里,南 北宽75公里。县境内青山碧水,层岭叠章,遍布悬泉、飞瀑、神湖、秀峰、隘峡等奇丽而壮观。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6.7℃。
  全县形成了以省道为骨架,县乡公路为网络的公路交通体系。目前境内有省级公路干线2条,143公里,地方道路39条,739公里。县城及大部分乡镇开通了程控自动电话,移动通讯覆盖全县主要乡镇及主干道。110KV输电线路翻山越岭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长江水系白龙江贯穿全境110公里,县境内自产水量15.92亿立方米。是全省人均占有水量的21倍。县城位于白龙江北岸,至今已建成道路、供电、供水、排污、广场等设施基本齐备,商贾云集,店铺密布的林区重镇,成为迭部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迭部古称"叠州",藏语的意思是"大拇指",被称为是山神"摁"开的地方。有红军长途中的"俄界会议"会址,茨日那毛主席故居,天险腊子口战役等革命遗址,以及然闹马家窑文化遗址和历史悠久的藏传佛教寺院23座,境内山青水秀,人杰地灵,风光旖旎,森林广布,划场茂盛,是甘肃不可多得的一座绿色资源宝库,我们真诚欢迎国内外客商前来观光旅游。

行政区划

  迭部县辖1个镇、11个乡:电尕镇、益哇乡、卡坝乡、达拉乡、尼傲乡、旺藏乡、阿夏乡、多儿乡、花园乡 、桑坝乡、腊子口乡、洛大乡。
  1961年由舟曲、卓尼两县析置迭部县。因境内迭山得名。
  2000年,迭部县辖12个乡:电尕乡、益哇乡、卡坝乡、达拉乡、尼傲乡、旺藏乡、阿夏乡、多儿乡、花园乡、桑坝乡、腊子乡、洛大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51165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益哇乡4222电尕乡16329卡坝乡2425达拉乡2178尼傲乡2446旺藏乡4217阿夏乡1183多儿乡3462花园乡2735桑坝乡3150腊子乡3581洛大乡5237

自然资源

  迭部县年均降水量625.5毫米,地表水资源十分丰富,白龙江自西向东流经县境110公里。达拉、多儿、阿夏、腊子河等20余条支流,从南北两侧汇人白龙江,水电资源开发条件较好。县境内自产水量15.92亿立方米,是全省人均占有水量的21倍。全县有耕地面积8.17万亩,草地面积235.28万亩,林地面积422.1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8.3
  迭部县
  2%,乔、灌木达140多种,活立木蓄积量4670.9万立方米,是全省主要木材生产基地之一。浩瀚的森林中,繁衍生息着大熊猫、雪豹、羚羊、梅花鹿等27种国家珍稀保护动物,出产有鹿茸、麝香、熊胆等名贵药材,具有极高的经济和药用价值。此外,这里出产的野生菌类植物猴头、狼肚、蘑菇、珊瑚菌及蕨菜蜚 声中外。有127种野生药材植物,中药材总量在3200吨以上。利用当地资源加工制作的沙棘饮料、青稞酒独具特色,质量上乘,销量可观。现已探明的矿藏有金、铜、锌、钼、钴、铁、铀、锑、汞、白云石、石灰岩等16种,有些已得到开发利用。目前全县已形成种植、畜牧、杂木加工、采矿等多种经营、相互促进的经济格局。
  迭部县不仅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而且还以拥有闻名于世的革命历史遗址著称。处于该县东北部的腊子口,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英勇作战,冲破国民党军阀重兵围堵,打开通往陕甘革命根据地胜利道路的纪念地。1980年8月,省人民政府在此建成了腊子口战役纪念碑。在达拉乡高吉村(俄界),中共中央召开过政治局扩大会议,确定了红军北上的方针,做出了《关于张国焘同志的错误的决定》,发布了《为执行北上方针告同志书》。旺藏乡境内的茨日那村有毛泽东在长征途中的居住地。

经济概况

  政情概况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11573万元,县级财政收入616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334元。县城位于白龙江北岸,至今已建成道路、供电、供水、排污等设施基本齐备,商贾云集、店铺密布的林区重镇,成为迭部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工业对全县45家(固定资产原值达24835万元)工业企业进行产业结构大调整,初步形成了矿产、电力、绿色食品开发等几大工业体系。
  农牧业现有常年耕地7.7686万亩,农村人均耕地2.1亩。2002年实现粮食总产1027万公斤,各类牲畜存栏11.4万头(匹、只、口)。
  
  商贸金融2002年全县各类商业经营网点370个,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40万元。金融机构齐备,可办理国内外一切资金往来业务,2002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13545万元。
  教育科技现有各类学校104所,在校学生780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7.4%,基本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全县共有电视地面接收站68座,覆盖率为76.7%,县城开通了闭路电视;全县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877人,其中高级职称12人,取得各类科技成果75项,科技成果率达88.6%。
  体育卫生现有各类卫生机构17个,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9人,每万人拥有病床12张,新建农村合作医疗站23所;全县计划生育率达97.10%。

民间习俗

  迭部自远古以来,由于地处岷山与黄土高原交汇处,山大沟深,交通团塞,形成独特的区域文化,具有鲜明地方特色,虽然迭部县城建县时间短,其12个乡镇,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这给迭部带来多元文化气息,总体上大致分为上迭区和下迭区,随着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相互间的交流,沟通日益活跃,这不仅显示了迭部地区蓬勃发展的大好前景,而且为推动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为此挖掘民俗文化产业,适应新形势下新农村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升民俗文化产业,打造精品旅游品牌,借助红色旅游产业链,为促进小康社会健康有序发展,添砖加瓦,特将迭部地区民俗文化方面作如下简要概述:

服饰

  1、头饰:县境西部电尕、益哇一带,冬季男女均喜戴狐皮帽,春夏秋三季喜戴礼帽。狐皮帽的制作方法 ,用料及式样与夏河、卓尼境内藏族相似,礼帽均系从市场上选购的商品毡质礼帽。卡坝、达拉、旺藏、尼傲、多儿等中部一带困气候温和,部分地方男子一般不戴帽,冬季仅以白毛巾或白布顺长折叠成宽约15厘米的长条,绕头缠一圈呈圆柱体戴在头上,以御风寒。桑坝、花园、洛大、腊子口等东部地区的男子头上戴盘巾,即用1.2-1.5米长的黑或蓝布顺叠成约9厘米宽的条带,层层缠裹在头上,空出头顶,呈盘型。妇女一般头包黑布怕,用黑布2尺顺叠成四方形盖在头上,并用辨子在帕外缠绕一圈。藏族妇女的传统发式,因地域不同而梳理的发型亦不同。
  2、服装:县境西部男女衣着基本接近夏河一带的藏服。中部卡坝、达拉、尼傲、旺藏一带着装基本相近,男女都穿长袍,多为布质,也有绸缎面料。东部桑坝、花园、腊子口的男子身着大襟短袄,下着白色裤腰的裤子,腰系6厘米宽,两米多长的羊毛纺织的腰带,有黑、白二色。3、佩饰:迭部藏族男女都喜欢佩饰,尤其是青年男女每逢喜庆之日更喜欢把金银、珊瑚珠、象牙、玉器等制作各种佩饰,佩带在头、耳朵、脖子、手、胸前、腰部等处,用以打扮自己,显得更加潇洒英俊,袅娜多姿。

饮食

  1、主食:主要以小麦、青稞、玉米、蚕豆、洋芋为主,豌豆、荞麦为辅。食用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糌粑:将青稞炒熟磨成炒面,藏族称糌粑。
  馍:将白面或玉米面、荞面通过烧烤、蒸、烙炸等办法做成圆饼,圆圈、馒头或薄饼。
  面条:全县各地都普遍擀成薄片,切成条条或长方块,待先下锅的洋芋块煮熟后下面,并调入酸菜、葱花等调味品食用。(4)搅团:多用玉米面、豆面或荞面做原料,即一手把适量的面粉缓缓撒进煮沸的锅内,一手用筷子或擀面杖不停地搅动,煮成稠粥。2、副食和菜肴:迭部境内在解放前以蔬菜作副食的比例很小,很少种菜,也很少炒菜。
  3、肉食:解放前以猪肉为主,牛、羊肉为辅。
  烤猪肉:是县境中,西部等大多数地区农牧民群众的传统肉食习惯。
  4、饮料:传统饮料主要有茶,奶茶和青稞酒,这种相传悠久的饮食习惯,经久不衰,沿袭至今。

婚嫁

  1、明媒正取:即采用传统的结婚方式,举行公开而较隆重的结婚仪式。这种传统的婚嫁习俗主要通过以下几个程序完成。选偶:在寻找物色对象时,男女双方家庭都需要相互选择,包括对男女青年本人的选择和对其 家庭的选择。求婚:一般由男方家请自家亲友和一位熟悉女方父母的人作媒人,携带一条哈达和一罐青稞酒到女方家正式求婚。订婚:男家接到女家愿意作亲的信号后,积极准备择定吉日举行订婚议式--喝大酒。
  婚礼:婚礼一般都在农历正月初三或初五、七、十一、十五等日举行,也有选定其他吉日结婚的。
  2、自由婚姻:境内传统婚俗中也有青年男女自由恋爱,自己作主的婚姻。

离婚

  传统的离婚处理办法 (1)夫妻双方都提出离婚,程序较简单,双方向本"措哇"和主要亲戚口头提出离婚要求,第一、二次一般被劝阻和说服不能离婚。
  (2)如果男方提出离婚,女方不同意,而且又有孩子时,分几种情况处理:经"措哇"亲友劝阻无效,就给女方分房产、田地各一半;如果女方还年轻,离婚后想改嫁时,子女留给其父抚养,男孩长大后自己选择当和尚还是当农民,若当农民娶妻后与其父各分家产一半;女孩子不论跟父或跟母,长大后均无家产继承权。

丧葬

  迭部藏族的丧葬习俗各地基本相同,都实行火葬,只是在装尸方法,出殡时间等方面,上、下迭各有不同。出殡时,一般都请活佛卜算时日。
  服考期,一般为三年,从死者离世之日起家属子女们除逢七念经,供灯外,七七内男不剃头,又不梳头。

礼节

  1、献哈达:献哈达是藏族最普遍而最崇敬的礼节。
  2、磕头:在寺院及宗教活动中常见僧谷群众向佛像、佛塔、活佛磕头,在祭祀中向祖宗磕头,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向长者磕头。
  3、鞠躬:遇见活佛、土司、头人和尊贵的长辈,要脱帽四十五度,帽子拿在手里垂低或放在胸前,低头鞠躬。

主要节日

  1、洛萨:"洛萨"意为新年。
  2、娘乃节:农历四月十五日是藏族佛教纪念释迦牟尼诞辰及圆寂的纪念日,既是各寺院的宗教节日,也是全区信教群众的主要节日。
  3、插箭节:农历五月初四是插箭节,藏语称"俄吾义加",实为祭祀山神。
  4、五月初五:藏语称"俄吾吾佳"。
  5、香浪节:每年农历五月十五日,是境内上迭地区的香浪,本地藏语称"劳子介俄",是一次传统的野游活 动。
  6、燃灯节:每年农历十月二十五日,迭部和其他藏区同样,是各寺院和信教群众共同活动的重要宗教节日。

民间音乐

  1、民歌(藏语称"勒"):本地藏语称"旦热",意为"赞颂"。迭部民歌是全县广大农牧民群众喜闻乐见,男女老少适宜的一种很普遍的歌唱形式,歌声几乎伴随着人民生活的大部分场所。山歌(藏语称"拉伊"):多在山野,森林,牧场等野外歌唱。
  劳动号子:迭部藏族人员在从事某种农牧业劳动中常以欢快的歌声相伴,而且在不同的劳动活动和劳动强度中,其唱腔和歌词内容亦各有不同。
  2、舞曲:迭部境内的民间舞曲,因地域着别而格调不同,色彩各异。大致分为:东部地区的《嘉热》舞曲,中部《尕巴》舞曲,中西部《阿嘉》舞曲,佛教寺院的《法舞》曲等4种。
  3、僧乐:僧乐指区内佛教寺院跳"法舞"及重要佛事活动中,进行吹奏、敲击的器乐队。主要乐器有:长筒号、唢呐、海螺、大小鼓、锣、钟、钹、铜铃、碰铃、钗等组成。

民间文学

  民间口头流传的文学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珍贵财富。迭部境内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主要有:民间故事、民谣、谚语、笑话等形式,均系当地农牧民群众世代口头流传无文字记述。

民间工艺

  境内的民间工艺主要有壁画、酥油花、木偶表演、泥塑、水刻等,而且主要集中于文化层次较高的佛教寺院内。

节庆活动

  迭部尕巴节
  农历十月以后,甘南藏族自治州的迭部县旺藏、尼傲一带的藏族山寨,要举行一年一度的要尕巴活动。当地藏族群众称耍尕巴为“道”(意即供食节)。“尕巴”是一种舞蹈形式,含有“欢乐者”或“欢乐的人们”的意思。尕巴活动的由来自然与原始崇拜酬神祭祀有关,只是到了后来人们才赋予世俗的意义,说是辛勤劳作了大半年,庄稼上了场,丰收在望,乘着闲暇,邻里乡亲们的欢聚在一起吃喝玩乐,沟通情感,庆贺丰收,互祝吉祥幸福;通过说唱论古道今,赞颂先民荜路蓝缕艰苦创业的英雄事迹;面对严酷的生存挑战,更应坚韧不拔勇往直前,从而达到民族团结,增强群体意识的目的。
  耍尕巴主要以男性为主。凡村内十五岁以上和四十岁以下的男子都得参加。
  节日将临,有一主事者预先通知全体村民作好准备,一向冷清静寂的山寨顿时热闹起来了,男人们聚集在场坝、院内,在老年人的指导下,敲锣打鼓练唱尕巴曲,排演杀巴舞;女人们洒扫庭厨煮酒蒸馍,准备上好的饮食,忙得不已乐乎。排演期间,耍尕巴的一班人马轮流到各家各户用饭,边吃喝边跳唱,一般每家只需一刻时间,喝酒不超过二斤,如此三天之后便暂作休息。
  休息三天,耍尕巴就算正式开始了。这时男人们打扮一新,他们头缠白毛巾。身着藏袍,腰系彩绸带。颜面用墨汁胡涂乱抹,样子以丑陋怪异为好,一个个犹如凶神恶煞。他们手持藏刀、长矛、木棍甚而猎枪等,严然英雄出征的态势。一切准备就绪,耍尕巴的人们在场坝排成一字长蛇阵。只听主事人点名令下,站在前头的一人双手擎举大旗引路,随后有一长者扮成主帅模样,一手执木棒,一手提皮鞭、犹如戏台上以鞭当马,率领队伍挨家挨户祈福道喜、跳尕巴舞。一路上“主帅”领众高声呼喊,内容多是驱邪除恶,保卫山寨之类的,众人唱和的末尾都带“玛哈哈”的语气衬词,伴随衬词节奏,将所持棍棒的一头用力朝地面敲打;铿铿锵锵声震山谷,每当呼喊一段则呜枪放炮,挥舞棍棒,雄风浩荡一路行进。
  当尕巴队伍应邀来到某户人家时,主人早已备好烟酒茶饭(据说忌食猪肉)。点燃香柏松枝、于滚滚桑烟上,撒些糌粑、酥油、青稞之类,意为将家中积淤的晦气和凶兆乘机化解为灰烟,众人围坐在上房火塘周边,一边喝茶吃饭,一边表演尕巴。节目依次为:夏伽琼谦(大鹏金翅鸟舞)、额班恰(法师舞)、恩白召(猎人舞)、勋白召(青年舞)、敦吉相茂哇(熊耕地)等。间或相互戏迫调侃,插科打诨,有的脸面被抹上锅墨五麻六道的,有的身上胡乱搭挂些破烂不堪的东西,老少之间的辈份也不管了。倘有人不从抛根问底,表演者反揭其短,使问者难堪尴尬,惹得众人哄笑开心,欢呼雀跃。最有趣的莫过于爬柱子,几丈高的木柱光滑圆溜兀然矗立,看谁能爬上柱顶。年轻人各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爬上柱顶后,便将屋梁上的陈灰旧土恣意抛洒到地面人头,尘土飞扬且鼓声咚咚,杂以人声鼎沸,一派热闹喜庆的节日气氛。
  当尕巴队为全村住户祝福道喜完毕,人们又齐聚村外某田头场坝,年轻人尽显其能,或摔跤弄棒,或射击赛跑,直至夜幕将临,人们筋疲力竭时,遂将所持木棒丢弃一堆举火焚烧,大家围火席地而坐,饮酒闹活。有道是“无郎无姐不成歌”,站在一旁观看凑热闹的年轻妇女们情不自禁地唱起山歌,年轻小伙亦不甘示弱轮番对唱,彼此直抒胸意,如醉如痴,欢声笑语高潮迭起,夜已深沉酒酣耳热的众乡邻这才恋恋不舍地各自踏进家门。

特色饮食

  糌粑:将青稞炒熟磨成炒面,藏语称糌粑,食用时辅以烧饼和面条。其吃法是:先在小龙碗里放入酥油、曲让( 牛奶取脂后熬成的干酪素),倒入热茶水,待酥油化开时,把浮在上面的酥油吹在一边,喝去多余茶水,放入糌粑用手拌匀捏成小团,边吃边拌,吃完为止。
  奶茶、酥油茶、大茶、罐罐茶:奶茶是将鲜牛奶掺入大茶中饮用,是牧区特产,是醇香甘甜、营养丰富的饮用佳品;酥油茶是把酥油切成块放入龙碗,再倒入滚烫的大茶饮用,接近喝完时一般加入白糖、炒面拌成酥油糌粑吃。还有一种档次较高的喝法是在奶茶里又加酥油,叫做酥油奶茶,多系逢年过节或招待贵重客人时的高级饮料。
  青稞酒
  青稞酒:酒是藏族人民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产物,酷爱饮酒是藏族习俗的一个重要特征。迭部地区的藏族群众家家都会酿酒,并储有一定数量的酒粬。青稞酒酒色淡黄,酸甜醇美。凡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盖新房、喜庆丰收、亲友聚会、招待客人或调解纠纷等,都离不开自酿的青稞酒。
  酸奶子(乳酪):即用鲜牛奶加发酵物(引子)发酵而成的粥状乳酪,食用时加白糖,酸甜适度,清凉可口,是夏秋两季的高级饮食品。
  灌肠:有肉肠和血肠两种。肉肠是用剁碎的牛羊心、肺、肾、肝等内肮加拌切碎的蒜苗、食盐、花椒粉搅匀灌入洗干净的大肠;血肠是将剁碎的肉放在血液中。加上食盐、花椒粉搅匀灌入细肠内,然后均以清水煮熟食用。灌肠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玛曲牧区极富特色的风味食品之一。
  藏包:藏包以皮薄馅大,汤满油多,美味可口,被誉为灌汤包子或水晶包子。烹制时先将牛羊肉剁碎后加食盐、花椒粉、葱末,加少量水分、清油搅匀成馅,用不发酵的死面包好蒸熟即可食用。

地方特产

迭山羊羔肉

  羊肉是我国各族人民历来喜欢的肉类食品之一。迭部的羊羔肉是迭部素享盛名的美味佳肴和冬食补品。冬季吃羊羔肉,可以壮阳补肾,暖胃健脾,御寒去风,精力旺盛。尤其为妇女产后气血不足或腰酸腿软者的滋补良药。迭部羊羔,体大,肉鲜嫩,肥美而不膻,滋补效用极佳。

迭山烤羊蹄

   可以壮阳补肾,暖胃健脾,御寒去风,精力旺盛。尤其为妇女产后气血不足或腰酸腿软者的滋补良药。迭部羊羔,体大,肉鲜嫩,肥美而不膻,滋补效用极佳。

蕨菜

  蕨菜,又叫龙头菜,是一种野生菜。食用时,一般用开水煮熟后,取出撕开,用清水浸泡一二天,每天换清水数次,泡去涩味,加油盐调料回锅炒熟食。蕨菜含有多种维生素,经常食用可治疗高血压、头昏、子宫出血、关节炎等症,并对麻疹、流感有预防作用。尤其是迭部阿夏的白蕨菜,吃起来鲜嫩可口,享有盛名。

人文景观

  有红军长征途中的“俄界会议”会址、茨日那毛主席故居、天险腊子口战役等革命遗址及然闹马家窖文化遗址和历史悠久的藏传佛教寺院23座。境内山青水秀,风光旖旎,有神奇雄伟的“迭山横雪”、“虎头雄峰”、“录坝神湖”、“九龙金锁”等自然景观以及独特的民族风情。
  腊子口在迭部县东北,是迭部通往汉族地区的门户和重要交通孔道。腊子口系藏语之转音,意为“险绝的山道峡口”。实如其名,腊子口周围群山耸列,峡口如刀劈斧削,腊子口河从峡口奔涌而出,两崖林密道隘,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之地。 
  1935年9月,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长征途经腊子口,与凭借天险、阻截红军北上的国民党鲁大昌部新编十四师进行了激烈的战斗。红军战士机智勇敢地挫败了敌人的严密封锁,一举突破天险,为红军顺利进入陕甘宁边区,实现北上抗日打开了通道。因而,这次战斗的壮举和天险腊子口一起被载入中国革命史册。 
  为了纪念红军长征和缅怀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腊子口战役,国务院决定将腊子口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立有“腊子口战役纪念碑”供旅游者和行人瞻仰。纪念碑始建于一九八○年,一九九二年经省政府批准重建,杨成武将军亲自题写了《腊子口战役纪念碑》碑文。迭部县腊子口乡政府北7公里处,是举世闻名的革命遗址,腊子口战役纪念地,腊子口是甘川古道和当今岷代公路上,一处地势极为险要的峡谷,游人至此即可实地遐想和体会当年红军浴血奋战,攻打天险的壮烈情景,又可欣赏迷人的自然奇景,峡谷四周遍山苍翠,古树参天,清澈见底的腊子河水波水粼粼,令人生畏似一扇不可逾越的天门。1935年9月16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进入腊子口地区,国民党军阀鲁大昌部队凭借腊子口天险堵截红军北上,红四团将士通过正面强攻与攀登悬崖峭壁迂回包抄战术,经过激烈的浴血奋战于17日佛晓一举攻破重兵扼守的天险,打开了红军北上的陕甘的通道。


 
 世界都市:
(以国际公司的“高级生产者服务业”供应,如会计、广告、金融和 法律为城市排名) )
青岛网络警察 中国互联网协会 好耶广告网络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 

110报警服务 无线互联网业自律 

同盟
为了方便下次访问,请牢记【456三维地图】网址www.map456.com,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Copyright©2011 中国三维地图网(www.map456.com)-456地图 蜀ICP备05005342号
All rights reserved